{{ v.name }}
{{ v.cls }}类
{{ v.price }} ¥{{ v.price }}
28日在福建晋江沿海登陆后,“杜苏芮”继续在我国腹地一路北上。
自7月29日开始,华北、黄淮一带的降水逐渐铺展,具有持续时间长、影响范围广、累计雨量大等特点,且致灾风险高。29日夜间至30日,北京地区出现暴雨,全市平均降雨量89.6毫米,共有251个站点雨量超过100毫米。
中国气象局29日启动重大气象灾害(暴雨)Ⅰ级响应。中央气象台30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和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。截至30日下午,河北局地降雨量已达特大暴雨量级。
台风的名字可不是乱起的,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,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定义,中心风力一般达到十二级以上、风速达到每秒32.7米的热带气旋均可称为台风或飓风。当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的强度,便给予其具体名称。名称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14个国家(中国、朝鲜、韩国、日本、柬埔寨、越南等)和地区提供。每个成员提供10个名字,形成了包括140个台风名字的命名表,名字循环使用。
台风“杜苏芮”名称由韩国命名,起初叫“彩蝶”,但是,由于韩语发音Nabi近似阿拉伯语的“先知”一词而遭到撤换,韩国称其为“鹰”,韩语发音Doksuri,中文音译“杜苏芮”。鹰作为一种猛禽,寓意着台风的猛烈和威力。
事实上,“杜苏芮”一名已经是第三次使用了。第一任“杜苏芮”在2012年6月底出现,第二任则在2017年9月中旬出现。上述两任“杜苏芮”均有一个类似的路径走势,即都曾进入南海。
一般注册商标想要蹭热度的都会傍名牌、傍名人、傍热点,但居然还有一些傍台风的!
据企查查显示,“杜苏芮”已被多个公司和自然人注册商标,国际分类涉及医疗用品、服装鞋帽、广告销售等,当前商标状态均为注册成功。
此外,台风“莫兰蒂”“威马逊”等均被申请注册商标,当前商标状态多为已注册。
当然,上述列举的只是其中一部分,像这样傍台风名注册商标的还有很多。
每年台风季的台风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,媒体大力报道,影响力大、便于记忆,这样的词汇如果成为商标,在后续品牌的推广上会有一定的辨识度。
但是,台风名真的可以注册商标吗?
我国《商标法》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,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不得作为商标使用。
我国《商标一般违法判断标准》指明,使用的未注册商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均属《商标法》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的其他不良影响:
(一)对国家安全、国家统一有危害的;
(二)对国家主权、尊严、形象有损害的;
(三)有害于民族、种族尊严或者感情的;
(四)有害于宗教信仰、宗教感情或者民间信仰的;
(五)与恐怖主义组织、邪教组织名称相同或者近似的;
(六)与突发公共事件特有名称相同或者近似的;
(七)商标或者其构成要素与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宗教、民族等公众人物的姓名、肖像等相同或者近似,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产生消极、负面影响的;
(八)其他对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产生消极、负面影响的。
由于台风属于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自然灾害,所以与台风名字相同或者近似的是不能注册为商标使用。所以,各企业请谨慎选择注册相关商标,以免造成财力和人力的损失。